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能拥有奋斗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凝结成希望的萌芽,在汗水与泪水浇灌下,绽放成功之花。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2022-05-13 10:47 点击次数:198
专家:通胀率处在温和水平,整体上物价可控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国家统计局 11 日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4 月份,CPI 环比上涨 0.4%,同比上涨 2.1%,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 温和上涨主要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多位专家指出,通胀率处在温和水平,整体上物价可控。
能源食品带动 CPI 上涨
"4 月 CPI 同比增 2.1%,主要受能源、食品价格短期波动扰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能源方面,4 月份,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同比上涨 29.0%、31.7% 和 26.9%。
食品方面,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 1.2% 转为上涨 0.9%。食品中,因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上升,加之囤货需求增加,薯类、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 8.8%、7.1% 和 5.2%;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 9.3% 转为上涨 1.5%;鲜菜上市量增加,价格由上月上涨 0.4% 转为下降 3.5%。从同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 1.5% 转为上涨 1.9%。其中,鲜菜、鲜果、鸡蛋和薯类价格分别上涨 24.0%、14.1%、13.3% 和 11.8%,猪肉价格下降 33.3%。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 鲜菜和鲜蛋的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物流有关,区域性特征明显,但这些价格上涨应该不会持续,4 月份环比鲜菜价格也有所下降,说明当前区域性供应链、物流状况已经有所改善,随着夏季蔬菜品种和供应的增加,食品价格上涨将呈现稳定趋势。"
保持合理通胀率水平
物价接下来会怎么走?周茂华分析,受短期散发疫情、能源价格波动短期因素扰动,猪肉价格触底企稳及去年低基数效应,预计国内消费者物价中枢仍有一定抬升空间。
不过,周茂华指出,从整体看,我国物价温和可控。主要是我国需求整体处于恢复阶段并非过热,我国工业产能配套能力强,粮食连年丰收,随着气温回升,局部疫情受控,物流畅通,果蔬供给上升;国内保供稳价措施继续发力,有助于缓解供给端冲击。
盘和林认为,从同比看,我国当前合理通胀率水平在 2%-3%,基本上和我国利率水平持平,说明我国当前经济处在稳健水平,通胀率处在温和水平,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和欧美国家高通胀的情况下维持了合理通胀水平,难能可贵。
需警惕输入型通胀风险
同日发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4 月份,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但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保供稳价决策部署,PPI 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从环比看,PPI 上涨 0.6%。从同比看,PPI 上涨 8.0%。
周茂华表示,4 月 PPI 同比增速延续回落态势。主要是 4 月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稳中趋缓走势,国内商品保供稳价力度不减,市场平稳有序,加之去年高基数效应,PPI 同比延续高位回落态势。
PPI 同比趋缓,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商品材料投入成本压力。但是,4 月 PPI 同比增速继续维持 8.0% 的高增速,商品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生产投入成本压力仍不小。
周茂华预计,国内 PPI 同比向常态回归仍需要一定时间,也就是说,部分企业未来一段时间仍面临较高能源、原材料投入成本压力。国内仍需对输入型通胀风险保持警惕。